正體
103期
103期
103 期:教会在消亡吗?
Jonathan Leeman
|
2024-07-16
人们通常把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五章中所说的“盐”解释为教会的文化使命。但问题是登山宝训不是关于保存旧的,而是要展现新的。它是“新人”伦理的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史瑞纳(Thomas  Schreiner)提供的解释更好,他说“盐”在这里是呼吁教会要与世界截然不同。
宗派和文化的衰落与教牧祷告:访谈狄马可
Jonathan Leeman , Mark Dever
|
2024-07-16
这是一篇约拿单·李曼牧师就宗派衰落、文化衰落和教牧祷告问题对狄马可牧师的访谈。
书评:《前线快讯》,蒂姆·基西 著
Alex Duke
|
2024-07-12
在阅读《前线快讯》时,我认识了许多这样的羊。他们是美好的羊群,在这个星球上,我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祷告。不过,一旦我上了天堂,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找到一两只书中的羊,感谢他们坚韧不拔的见证,感谢他们对基督的教会及其胜利的信心,感谢他们对为羊群而被杀的好牧人的坚定信念。
消失的教会?来自澳大利亚的启示
Phillip Jensen
|
2024-07-12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的澳大利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是基督教国家。今天,我们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加艰难。但在今天的澳大利亚,作为基督徒有一种实实在在、神圣的独特性,这使得传福音和教会都变得容易得多。
英国浸信会与逼迫:四百年的经验教训
Michael A. G. Haykin
|
2024-07-11
我想探讨的是十七世纪中叶特殊(或加尔文主义)浸信会起源的时代……他们决心不惜代价,在上帝有明确命令之处顺服上帝;他们认识到,苦难是上帝用来使我们成圣的一种手段。他们还意识到,为基督的缘故受苦是他们荣耀伟大救主的一种方式。出于所有这些原因,他们会把迫害甚至殉道视为给教会的礼物。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Greg Cochran
|
2024-07-11
事实上,蒙福与和基督的关系直接相关而与物质丰富无关……蒙福意味着基督与你同在(太 28:20)。这种神圣的同在使人不可战胜。当我们在基督里复活时,我们就不会受到死亡或死亡盟友的任何威胁,因为死亡只会让我们更靠近基督的同在。离开身体,就是与主同住。(林后 5:8)。
毛泽东没能看到的“百花齐放”
Daniel Bays
|
2024-07-11
现在回过头来看,文化大革命作为一起覆盖全中国的事件,虽然当时看来是教会的无妄之灾,但实际上却对基督教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讲道与公共领域的威伯福斯测试
Owen Strachan
|
2024-07-11
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的讲道能否唤起当代的威伯福斯?下文中,我将概述牧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标准。我认为,每一位牧师都是一位公共神学家,蒙上帝的呼召将圣经真理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祂的子民攻克地狱之门,在堕落的世界中弘扬公义和仁慈。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和如何(不)为文化倾颓祷告
Thomas S. Kidd
|
2024-07-11
从以人为本的改良到以上帝为本的复兴,这一转变打破了清教徒倾颓和绝望的旧循环。怀特腓、爱德华兹和一大批新福音派牧师证明了圣灵能够使英国、美国人民的心归向上帝,无论从人类的角度看当时的时代是多么暗淡。
当代美国与祷告的呼召
John Piper
|
2024-07-11
让祷告成为我们所有优先事项中的重中之重,渗透到我们的所有活动中,以至于我们知道所设立的目标靠自己根本无法实现。这包括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