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声明:你可以各种形式使用、复制与分发本文,但不允许修改文中内容(更正翻译错误除外),不允许收取超过复制成本的费用,并且分发不得超过1000个拷贝。如果要在网络或邮件中转贴,请务必保留译文链接。任何例外需征求九标志中文事工的许可。请在分发时保留本许可声明和以下信息:9Marks网址:http://cn.9marks.org,电子邮件地址:chinese@9marks.org,免费电话:(888) 543-1030。
原文链接:Lessons in Shepherding 3: The Gospels
翻译:徐震宇
【编者按:我们致力于为牧者提供优质的资源,或者至少帮助他们获取好的想法。所以,在此向新任长老们隆重推荐亚保罗(Paul Alexander)牧师(译者注:《深思熟虑的教会》作者)的长老培训课程。这套材料是在提摩太•拉尼亚克所著《合我心意的牧者》(IVP, 2006)以及《圣经神学新词典》中A.D. 克拉克所写的“领导力”一章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这是亚保罗自己说的。本期的“九新闻”(译者注:现已改为“九标志期刊”)将刊登亚保罗所著学习材料的上半年部分(1-4课)。这四课内容聚焦于一些牧养比喻的圣经经文。我们希望在下一期中刊登下半部分学习材料,更多在操作层面涉及长老的工作。】
我们一直在考察圣经中的“牧养”比喻,因为圣经使用这个比喻来解释神子民中的带领者职分。在第一课中我们考察了圣经中的牧者典范:神、摩西和大卫。第二课探讨了先知以西结和耶利米如何谴责坏牧人。在这一课中,我们要进到新约,来看一看福音书中的牧养比喻。
马可福音
我们从马可福音开始。在前几课中,我们读过这节经文:“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可6:34)。我们看到,“没有牧人的羊”出现在民数记27:17,摩西在他的事奉将要临近终点的时候这样祷告:“愿耶和华万人之灵的 神,立一个人治理会众,可以在他们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导他们,免得耶和华的会众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神通过约书亚回应了摩西的祷告。很明显,这是个用来描述带领者职分的词。[1]
在马可福音6章的上下文中,耶稣对群众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呢?怜悯。在希腊文中,怜悯这个词是splag-knizomai,意思是“心里受感动”,或者,照字面意思是“肠子里被搅动”。他的怜悯是有深度的。他爱他们,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
他为什么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像没有牧人的羊。他们没有带领者,没有主人,没有人走在他们前面。
他如何表达怜悯和关心呢?教导他们许多道理。他没有成为他们的政治或军事领袖。他也不是哗众取宠、自高自大,好像这世界的许多领袖那样。他做他们的牧人和带领者,首先和最紧要地,乃是通过教导他们。之后他也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但他做的第一件事却是教导他们。通过喂养他们的心,他喂养他们的灵魂,只有在此之后,他才喂饱他们的肚子。
这对于我们做效法基督的牧者-带领者有什么意义呢?牧养必须与教导有关,正如神通过耶利米所说的:“我必将合我心的牧者赐给你们,他们必以知识和智慧牧养你们”(耶3:15)。
马太福音
管治
按照马太福音的叙事顺序,除了与大卫明显关联之外,作者首先通过希律询问弥赛亚的出生地,向读者表明,耶稣成就了旧约中关于那将要来的牧人的应许:
他们[祭司长和文士]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太2:5-6)
第6节的这句引文出自何处呢?是在弥迦书5:2-4,这样说:
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他必起来,倚靠耶和华的大能,并耶和华他 神之名的威严,牧养他的羊群。他们要安然居住;因为他必日见尊大,直到地极。
说耶稣是他羊群的牧人,就是说他是一位统治者。马太福音和弥迦书都用了牧养的意象表达管治和权威的意思。他有权柄带领羊群,因为他是知道青青草场在哪里的那一位。而当羊群吃饱喝足,准备回家时,他也知道从旷野回到羊圈的道路。他把它们带出去,因为他知道食物在哪里,他把它们带回来,因为他认识回家的路。
在管治的权柄中,有部分是保护性的。他有权柄抵御进攻者,他不害怕动用自己的权柄保护羊群。他也有保护羊群免遭内部伤害的权柄。好牧人看到一只羊欺负另一只,或者有羊离群走散,有迷路、跌落悬崖、被猛兽吃掉的危险时,他绝不会坐视不管。牧人的权柄或管治,是一种保护、维持、看护性质的权柄,而且为了全群的平静安全,可以勇敢地作出牺牲。
温柔地管治
牧人动用权柄的时候,不是带着严厉或者傲慢,而是温温和和。想一下耶稣在马太福音11章说的话:“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11:28-29)。这两节并没有用到牧人的比喻,不过耶稣也是在就近我们,而我们则被描绘成动物。
当我们负上耶稣的轭时,是在做什么呢?我们是在做门徒,向他学习(“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里“学”这个字的希腊文是manthano,是名词mathatais即“门徒”的动词形式。所以,当耶稣用一群牲畜的照看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他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时,他是将之与教导的观念相联系。他好像一位老师走向我们,而且是一位拥有教导权柄的老师,
耶稣对待我们的态度又如何呢?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柔和谦卑。翻译成“心里谦卑”的字是tapeinos,意思是灵里谦卑、温柔。耶稣到我们中间来,没有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他不是一个严厉的讲员,跑来批判指责我们。他是在谦卑的灵中,带着门徒的轭,就近我们。
对于我们这些神羊群的牧人——教会长老,这有什么意义呢?在我们的大牧人身上,同时具备温柔和权柄;所以,我们在带领群羊的过程中也要两者兼备。效法耶稣这位大牧人的榜样,其中就包括了学习如何将权柄与温柔谦卑结合起来。
我们如何才能战胜骄傲呢?我们应当求告神在我们里面培养谦卑的灵、去除我们的骄傲。我们也要像耶稣那样服事,甚至到死的地步(腓2:7-8)。谦卑教导和服事人,是耶稣为他的小牧人所设立的属灵领袖榜样。那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成为带着从神而来谦卑的灵、温柔的心、教导神话语的人,我们的权威不是来源于自己的人格魅力或技巧,而是源自忠心地传讲神的话,并且,我们希望在会众眼中,我们就是这样的人。这才是我们向会众表达爱心和怜悯的正确方式,也正是耶稣的方式。作为在耶稣的小牧人,我们所受的呼召乃是要带领会众负耶稣基督的轭,向他学习。
差派小牧人
当我们看马太福音9章,会发现与马可福音6:34平行的经文,不过更详细。
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9:35-38)
在这里,群众的情况如何?困苦(skullô——受困扰的,忧烦的;被剥了皮的)流离(riptô——被抛来抛去;路加福音4:35提到污鬼把一个人摔在地上也是这个字)。耶稣看到他们没有平安。他们可能处于困苦之中,甚至流离失所,似乎无人用心照顾他们。没有任何人关心他们。与马可福音6:34所说的一样,他们就好像没有牧人的羊。但是,耶稣的反应与众不同。他做了什么?他并没有亲自教导他们。他命令门徒祷告,使工人可以被派出去收割庄稼。耶稣将自己的牧养权柄部分委托给了门徒。工人正是那些将要带来丰收的人。紧接着的下一章就确认了这一点,耶稣正式将牧养的工作托付给了门徒。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太10:1)
这正是耶稣本人在9:35所做的工作——医治各种疾病。耶稣的工作成为了门徒们的工作——他欢迎他们加入自己的事工,并给他们分派了任务。
与他同受苦难
不过,几节之后,他告诉他们: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10:16)
这里的警告揭示了门徒工作的何种性质呢?这项工作很危险,还会遭受苦难。耶稣有意把他们像羊一样差派进入狼群。他们会遭遇背叛、被人交给当权者、受审问、被鞭打(17-18节)。他们要预备好遭受家人的背叛,甚至被送到死地(21节)。他们要预备好因耶稣的名被人恨恶(22节)。不过,这一切都是为了福音的拓展——“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太10:18)
重点在于,牧养的呼召就是受苦的呼召。作为工人被差派出去收割庄稼——被大牧人差派去做他的招聚和看顾羊群的工作——就是被呼召受苦。做基督门徒的呼召,以及承担耶稣基督小牧人工作的呼召,都是要求自我牺牲、且要在这个世界遭受各种痛苦和损失的呼召。
对全群负责
除了与基督同受苦难外,耶稣的小牧人还需要对聚拢的每一只羊负责。耶稣在失羊的比喻中这样说: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太18:12-14)
在18章1节,门徒问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在这里作了回答。这个答复颠覆了他们对“大”的理解。在第3节,耶稣说他们必须要变成小孩子,即权力最小的人,这样才能进入天国。在第10节,他又告诉他们不可轻看小孩子,接着用失羊的比喻作总结,说天父不愿小子中的一个失丧。
对于耶稣在这里所表达的,他作为子民之牧人的角色,你怎么看呢?他知道自己对其中的每一个人负有单独的责任。他看顾最弱小的人,而不只是关注最强壮、最能产出的人。他寻找那些迷失的人。基督教会的众长老,也必须如此。
施行审判
如果你顺着这个比喻继续读圣经,会发现耶稣在紧接的下一段就转向教会惩戒的话题。有趣的是,矫正性的教会惩戒是寻回迷羊的方法之一。当一间教会因成员犯罪不悔改而开除他时,就明确标识出迷失者的状态,也就向他提供了一个归回正路的机会。至少,这样做可以起到保护羊群的作用,暴露出这个人是一只山羊,或者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地方教会在羊群内施行审判的权柄(参见林前5:12)是神在末日以审判分开绵羊与山羊的预演。耶稣这样宣告: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太25:31-32)
神为自己保留了最终区分谁归入羊群、谁不在其中的权柄。不过,他也赋予地方教会施行矫正性惩戒的权柄,在将一个人驱逐出教会时,众长老带领全教会一同采取这项行动。这就是为什么保罗督责哥林多教会要“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林前5:13)。
路加福音
我们非常简略地看一下路加福音。在15章,有一个与马太福音18章平行的比喻,值得我们再次思想。
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耶稣就用比喻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里,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15:1-7)
这段经文是不是在描述我们作为长老,盼望看见神在我们之中以及所在社区中行大事、领人归主?我们作为长老,有没有祷告祈求住在我们中间神的灵通过本教会来施行他领人归主的工作呢?又有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这样祷告?
约翰福音
保护,认识和聚集
关于耶稣是我们的好牧人,约翰福音中有一些最长、最美丽的宣告。比如耶稣在第10章说: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它们来,它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约10:11-18)
在这里,突出了好牧人的哪些品质和责任呢?第一,与雇工不同,好牧人关心羊群。实际上,他是如此关心他们,以至于愿意为羊舍命。他毫不畏惧,也不犹豫,而是为羊群的益处牺牲自己。他尤其在保护羊群免遭狼害的服事中牺牲自己。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务要保护羊群。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它们的赎价,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牺牲了自己。
第二,他认识自己的羊。他知道哪些羊属于他,他也知道羊群的状况,而且他的羊也认得他的声音,并且一心信服而跟随他。
第三,他收拢羊群,把它们聚集在一起。一群羊,一个牧人。理想图景就是羊群始终聚集在一起。
这些对于我们作基督的小牧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这表示,我们受呼召要保护羊群。我们需要时刻警惕恶狼,并在心中培养一种保护羊群免受狼害的热忱,即便我们自己受损。我们需要祷告求神,使我们发生对羊群的爱心和热心,并不断增长,去爱护羊群、保护羊群的安全,使它们脱离教导假教义和实践的恶狼之手。
第二,作为牧人,我们需要努力工作,认识羊,也确保它们认识我们。好牧人不会远离自己的羊群。要做好小牧人,不只是定期参加长老会议而已。而是要将会众带向一条特定的道路。我们应当在神允许的范围内尽一切可能与人交往。我们中的有些人更擅长与人交往,促进他们的属灵益处。在这一点上,每个牧人都不一样。但是,我们都需要努力工作,认识自己的羊群。
关于这第二项工作,我有两个建议。努力工作,认识哪些羊是神特别托付给我们照看的,意味着要严肃对待地方教会的成员制。因此,在接受成员加入羊群时,我们必须十分小心,并且,我们也必须小心如何将成员开除出羊群。还有,认识羊群意味着既要了解个别羊的情况,也要清楚羊群整体的情况。不要在教会的服事结束后着急离开,留下来,聊聊天。在整个礼拜都给人打电话。尽可能经常招待别人。
第三,基督的小牧人必须知道如何聚拢羊群。我们要把羊群聚集在一起。羊离群走散是很危险的,呆在一起总是最好。以下至少有两个建议。首先,恢复主日上午一堂崇拜,而不是分堂崇拜,这样可以把羊群聚集到一起,免得许多人从来不一起参加崇拜,也不彼此喂养。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增进会众中合神心意的合一:平息羊之间的争吵,确保强者不欺负弱者,确保我们的教导和带领促进合神心意的合一,以及确保执事们的事奉促进合神心意的合一。
管理、喂养、自我牺牲
在约翰福音中,关于耶稣对小牧人的委派,最戏剧性的描述一定是耶稣呼召彼得喂养他的羊。我们读到:
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 神。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彼得转过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那门徒跟着,就是在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胸膛说:“主啊,卖你的是谁”的那门徒。彼得看见他,就问耶稣说:“主啊,这人将来如何?”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约21:15-22)
关键动词是耶稣命令的照看或牧养,希腊文是boskô,更确切的意思是喂养。
耶稣命令彼得喂养谁的羊群呢?耶稣的羊。耶稣仍然是这些羊的主人,彼得并不是主人,他只是受托担任小牧人喂养、照看它们,要向主人和大牧人交账。
爱基督与喂养他的羊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喂养耶稣的羊正是耶稣希望彼得爱他的特定方式。作为神子民的牧人,耶稣要求彼得喂养他的羊,以此作为彼得爱耶稣的证明和外在表现。耶稣将自己与他的子民密切联系在一起。在使徒行传9章,他对保罗所作的也类似。当时保罗还叫扫罗,正在逼迫教会。耶稣告诉保罗,逼迫教会就是逼迫耶稣自己:“扫罗,你为什么逼迫[不是我的子民,而是]我?”(徒9:4-5)在使徒行传的这一段,耶稣两次将自己与羊群同等。在约翰福音21章也是如此,而在这里耶稣是以相反的对待方式将自己与羊同等。在使徒行传9章,耶稣视自己与他的子民同受逼迫;在约翰福音21章,他视自己与子民同蒙爱护。(另参太25:35-40)
这对于我们这些耶稣基督的小牧人有什么意义呢?第一,我们必须记得,我们只是管家:我们要为如何牧养和喂养耶稣的羊群向他交账。他是主人和大牧人,而我们是小牧人(来13:17)。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工作,只要有需要,就给予实际的关怀和教义上的指导,做一切神许可我们做的事,把每一个人完完全全引到基督面前(西1:28)。
第二,基督给彼得的托付提醒长老们,我们必须喂养羊群。像我这样讲道的长老与一名带职长老看起来可能很不一样。带职长老喂养羊群的方式可能是与人一起吃早饭、喝咖啡、吃午饭进行一对一的门徒训练,或者在家里带一个查经小组,或者担任主日学老师,或者邀请单身或新婚男女到家里吃饭、进行有属灵深度的谈话,或者成为一个会众都知道可以寻求圣经辅导或祷告支持的人。无论在你的生活中是什么情况,耶稣对彼得的托付将会成为促使你前行的动力。只要神给你机会,你的心就会渴望去喂养别人。
话说回来,做带职长老也还是需要偶尔在全会众面前,或者在教会的不同聚会中讲道。会众只听一名讲员(无论是谁)讲道,就会不必要地变得偏狭。我希望自己的会众能够听到其他长老的教导。这可以避免我的声音垄断每一场崇拜,也可以让羊群看到还有其他人忠心地传讲神的话。这使他们能够从其他人钻研文本、敬虔思想的工作中学习并获益。这也使众长老都有机会磨砺做长老的技能。长老的训练至少有一部分必须是在讲坛之上正式喂养羊群的经历。
第三,基督给彼得的托付也提醒长老,这是个人牺牲的呼召。耶稣不是呼召彼得在乡间过舒适的生活。他是呼召彼得上十字架。教牧工作包括了向自我和我们的肉体、懒惰、骄傲、自大死去。这个呼召要求我们不断长进,越来越愿意为羊群的好处牺牲自己,以此表达我们对那一位主人及大牧人的爱和忠心。
注:
1.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列王纪上,先知米该雅对以色列王亚哈预言了他会在战场上败于异族君王之手。“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华说:‘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各归各家去。’”(王上22:17)
许可声明:你可以各种形式使用、复制与分发本文,但不允许修改文中内容(更正翻译错误除外),不允许收取超过复制成本的费用,并且分发不得超过1000个拷贝。如果要在网络或邮件中转贴,请务必保留译文链接。任何例外需征求九标志中文事工的许可。请在分发时保留本许可声明和以下信息:9Marks网址:http://cn.9marks.org,电子邮件地址:chinese@9marks.org,免费电话:(888) 543-1030。